2013年2月22日 星期五

DLC與二手遊戲流通(2013/2/22)

       谷歌(Google) 打開了免費軟體服務的大門,在谷歌以前雖然也有免費軟體,那時期使用免費軟體代表「自求多福」,因為軟體支援隨時都可能消失了。谷歌找到另一種獲利模式,從此一飛沖天,免費軟體也從此濫觴於世,現在運行於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上的軟體,九成以上都是免費的。

      當軟體世界正在走向免費之際,還是有些軟體廠商負隅強抗,堅持軟體付費,這其中就以微軟(Microsoft)為代表,微軟掙扎多年,股價及市佔率是逐年下滑。另一個背道而馳的就是電玩產業,一些成名的遊戲軟體,每次有續作發售,總會吸引成群玩家搶購,這些遊戲價格大概在 $1000 ~ $2000 之間;而對多數玩家而言,一片遊戲的生命周期只有幾週,甚至幾天而已。破關後的遊戲片,通常是被束之高閣,也許要很久以後才有機會再被拿出來玩,成本效益相對很低;要消化這些長駐於高閣的遊戲片,二手市場是個不錯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發行遊戲的廠商當然不喜歡二手市場,每一次二手遊戲片的流通,就代表電玩廠商可能會少賣一片遊戲;於是遊戲廠商發展出 DLC(下載碼),原本應該在遊戲片裡的道具、任務關卡等,硬是被鎖起來,要從線上綁玩家帳號才能下載,也只能綁定一個帳號,所以遊戲片過到第二手時,可能 DLC 已經被用過了,內容會有些小缺陷。

       其實遊戲的二手市場對遊戲產業是正面的,可以比較低廉的成本取得遊戲,當然會吸引更多人進來玩遊戲;而初級市場(新品)的玩家也因為玩過的遊戲片可以丟二手市場,通常便宜個幾百元即可賣出,大幅降低玩遊戲的成本,所以當新片發行時,大家也才敢衝,萬一碰到不合胃口的遊戲或是雷片,就便宜個一、兩百元趕快賣掉,損失不大。玩遊戲的人口變多了,就會培養出更多的重度玩家及粉絲,遊戲廠商除了賣更多的遊戲還可以從周邊商品及活動獲利,這是一個正向的循環,最後玩家跟廠商雙贏。而且從善用資源的角度,二手遊戲片的流通也是比較「環保」的。

       最近聽說有遊戲機廠商考慮在遊戲機裡加入一些檢查機制,讓遊戲片只能在同一台機器或同一個帳號底下玩,真要是那樣,玩過的遊戲沒法去二手市場流通,只會讓玩家縮手,甚至市場萎縮。現在的網路時代,在免費與付費之間存在著很多種獲利模式,希望這些遊戲廠商變聰明點,不要儘想著炒短線,殺雞取
,有時候放長線才會釣到大魚的。


附加內容含60分鐘單人任務,卻不做在光碟裡面,必須用DLC上官網下載,主要目的就是讓買到二手片的人玩不到附加內容。




相關連結:
我家也有三台遊戲機 ─ PS3(2012/5/13)
M_數位人生
M_放空 隨想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